主页 >> 诗词鉴赏 >> 余福智《唐诗底蕴讲稿》

 

 余福智《唐诗底蕴讲稿》

 

第三十八讲 杜甫诗(五)

车辚辚/马萧萧/行人弓箭各在腰/耶娘妻子走相送/尘埃不见咸阳桥/牵衣顿足拦道哭/哭声直上干云霄/道旁过者问行人/行人但云点行频/或从十五北防河/便至四十西营田/去时里正与裹头/归来头白还戍边/边庭流血成海水/武皇开边意未已/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/千村万落生荆杞/纵有健妇把锄犁/禾生陇亩无东西/况复秦兵耐苦战/被驱不异犬与鸡/长者虽有问/役夫敢伸恨/且如今年冬/未休关西卒/县官急索租/租税从何出/信知生男恶/反是生女好/生女犹得嫁比邻/生男埋没随百草/君不见/青海头/古来白骨无人收/新鬼烦冤旧鬼哭/天阴雨湿声啾啾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-兵车行
 

  杜甫在长安候官那几年,世事看得多,逐渐对社会矛盾有了越来越深的体会。发为诗歌,便有《兵车行》这类针对时事发感慨的诗。
 

  从开元末到天宝初,西南边境上进行过石堡之战和南诏之战。唐军伤亡惨重。仗还得打下去,于是继续征兵。杜甫痛惜人民的鲜血,因而根据生活感受,虚构出一位战士和作者对话的情景,发抒与人民共有的愤懑。这手法是从乐府民歌那里学来的。诗中语句通俗,间中使用口语,多处运用接字修辞法,民歌味十足。
 

  开头几句,使读者像目击凄惨的场面,耳聆震天的哭声。细细品味,情韵无穷。诗中提到车马,都用象声词,而提到征人,则只写他们"弓箭各在腰",以表示他们虽在行军,却死气沉沉。从车马有声到行人无声,转折了一下,但接着便大写人声了。那是爷娘妻子四种人在哭,一位征人就惹起四种哭声,读者可以想像其声之大;再加上"牵衣""顿足""拦道"几种哭法,都是凄厉、悲惨到声嘶力竭的,则其声之大更非常态可比。还有,那些爷娘妻子是"走"着的,即跑步追赶队伍的,他们脚步声和哭声混合起来,尘土飞扬,喧闹不止,整个场面更加乱七八糟了。
 

  本篇在艺术上还有几个特别成功的处理:
"行人但云点行频",只把一切痛苦的根源轻轻点出,却已经概括了征人无尽的悲哀。试想,他们的悲惨经历能冷静地逐条逐项地列举出来么?无数的悲愁翻涌着急于倾诉,结果却如公路出意外大塞车一样,嘴巴喃喃地只说得出"点行频"三个字。叙事如此,真是"得其神"了。诗人作家怎样才能在写人叙事之中"得其神"?必须全身心投入,形成生命体验!
 

  前半首诗主要用七言句,显得激切;后半忽然插入五言句,节奏变得稍舒缓,恰到好处地反映着行人絮絮诉说的口吻。
 

  "长者虽有问,役夫敢伸恨"是顿挫的句子。先说了不敢伸恨,然后又絮絮地伸恨,反映了行人的情态:起初有所顾忌,吞吞吐吐,终于忍不住,一副豁出去的样子,还是说了。
 

  结尾以鬼哭回应开头,句式也从五言变回七言,使读者感到今日之行人即明日之鬼队,不寒而栗了。
 

  全诗从前线写到后方,从经济破坏写到社会心理变异,十分深刻。

杜陵有布衣/老大意转拙/许身一何愚/窃比稷与契/居然成濩落/白首甘契阔/盖棺事则已/此志常觊豁/穷年忧黎元/叹息肠内热/取笑同学翁/浩歌弥激烈/非无江海志/潇洒送日月/生逢尧舜君/不忍便永诀/当今廊庙具/构厦岂云缺/葵藿倾太阳/物性固难夺/顾惟蝼蚁辈/但自求其穴/胡为慕大鲸/辄拟偃溟渤/以兹悟生理/独耻事干谒/兀兀遂至今/忍为尘埃没/终愧巢与由/未能易其节/沉饮聊自适/放歌破愁绝∥岁暮百草零/疾风高冈裂/天衢阴峥嵘/客子中夜发/严霜衣带断/指直不能结/凌晨过骊山/御榻在嵽嵲/蚩尤塞寒空/蹴踏崖谷滑/瑶池气郁律/羽林相摩戛/君臣留欢愉/乐动殷胶葛/赐浴皆长缨/与宴非短褐/彤庭所分帛/本自寒女出/鞭挞其夫家/聚敛贡城阙/圣人筐篚恩/实欲邦国活/臣如忽至理/君岂弃此物/多士盈朝廷/仁者宜战栗/况闻内金盘/尽在卫霍室/中堂舞神仙/烟雾蒙玉质/暖客貂鼠裘/悲管逐清瑟/劝客驼蹄羹/霜橙压香橘/朱门酒肉臭/路有冻死骨/荣枯咫尺异/惆怅难再述∥北辕就泾渭/官渡又改辙/群冰从西下/极目高崒兀/疑是崆峒来/恐触天柱折/河梁幸未坼/枝撑声窸窣/行李相攀援/川广不可越/老妻寄异县/十口隔风雪/谁能久不顾/庶往共饥渴/入门闻号啕/幼子饿已卒/吾宁舍一哀/里巷亦呜咽/所愧为人父/无食致夭折/岂知秋禾登/贫窭有仓卒/生常免租税/名不隶征伐/抚迹犹酸辛/平人固骚屑/默思失业徒/因念远戍卒/忧端齐终南/澒洞不可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-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
 
 

  杜甫作此诗时,安禄山已反,但消息未传来,唐玄宗等还在骊山上玩乐。
  

  此诗笔势顿挫,反复表示要学"巢与由",去归隐,又反复表示守稷契的"节",辅助君主。这种笔势把心灵活动传达得曲折而真实。"穷年忧黎元"是矛盾的源头,而"窃比稷与契"更是愁根,最后以沉饮放歌作第一部分的小结,给矛盾以一个虚假的解决,其实更显出诗人深刻的哀愁。回头再读《醉时歌》,也应读出这更深一层的愁苦。
 

  第二部分开头紧扣"赴奉先"的题目,写途中景况。所写景物有寓意,象征着形势。对时事的感慨既含蓄委婉,也有尖锐的言词,忽直忽曲。用"荣枯咫尺异,惆怅难再述"小结,仍是"窃比稷与契"者的无奈。
 

  第三部分的景物描写很恐怖,传达出"忧黎元"者的大乱将临之感。以自己的悲惨遭遇推知更底层人民的苦难,其"忧黎元"的精神始终高扬。

  古人尽管没有辨证法这名堂,处事往往很符合辨证法。而且,他们运用辨证思维时,为民族生生谋利益的目的性很明确。杜甫被我们的文学史家责以"忠君",其实杜甫之"忠"是有原则的。按中华文化传统对待君决不脱离民族生生的原则。有利于生生,忠之;不利,则不忠。君有些作为有利,有些作为不利,便拥护有利一面,批评其不利一面。杜甫这两首诗都有尖锐的批评。而不管批评多么尖锐,又都是为"致君尧舜上"而恨铁不成钢。
 

  很进步很进步的文学史家、历史学家,总批评古人"向后看"。前些时候我已讲过了,"向后看"是为了看到民族文化精神之所在,予以发扬。杜甫"窃比稷与契",其效果是成了文学史家承认的"人民诗人",这就是"向后看"为了看精神的印证。现在官场上已批评掉"向后看"了,结果如何?

 

来源 中华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