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> 诗词鉴赏 >> 余福智《唐诗底蕴讲稿》

 

 余福智《唐诗底蕴讲稿》

 

第五十一讲 韦应物诗

江汉曾为客  相逢每醉还  浮云一别后  流水十年间
欢笑情如旧  萧疏鬓已斑  何因不归去  淮上有秋山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淮上喜会梁州故人

所会故人很谈得来,故遇之而喜。

一别十年,其间如浮云之飘荡难驭,若流水之无可挽回,而终于能有一遇,可喜!此流水对声情跌宕,极富神彩,读之如见其人俯仰感喟,而后陡然升起一缕快感,瞬间充溢眉宇。

“情如旧”,喜,故“欢笑”。然而亦不可能完全如旧,多了沧桑感。沧桑感无法说尽,却可以凭斑斑衰鬓尽显出来。喜中有悲,正是“这一回”的特色。

“何因不归去”是句“诗家语”,乃故人所问。而答话不得要领。这不得要领正是传情妙笔。在这“欲去不得去,薄游成久游”之地,心情之翳滞能说得清么?况且这是个“喜会”,该说这些么?因此,不着边际地说句“淮上有秋山”,够了,是知己就足可领会其此刻心情了。

 

楚江微雨里    建业暮钟时    漠漠帆来重    冥冥鸟去迟
      海门深不见    浦树远含滋    相送情无限    沾襟比散丝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赋得暮雨送李胄

微雨暮钟,氛围沉重压抑,然而钟声实有警醒世人的意味。韦氏对钟声颇有点钟情,大概因为钟声之悠远庄重和他本人较内向的性格易相契合。

日暮且雨,去帆一下子就不见了。下意识地看“帆来”,且觉其“重”,实是寄托对去帆的思念。而情怀都已湿漉漉地,故所见之“鸟”亦滞重难堪。

所送者向东行,故提及“海门”。望极而不见人,故觉其“深”。明知不可见而仍冀望一见,故注视江岸树木,乃至于细察其“含滋”。

此诗精彩处在前六句,情深而语淡。至其结句,中规中矩而已。

怀君属秋夜    散步咏凉天

山空松子落    幽人应未眠

——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

没有深沉的感慨,没有激荡的语言,这是“闲淡”。

但不是完全没有感触,相反,诗里有对宇宙人生的深层领悟,因而还透出一种禅悟般的愉悦。你看他,就这么随意地走,随意地咏,随意地想,而所想的内容更是清幽得一尘不染。感悟自然而超脱俗世名利,这是“高古”。

前人所说的“古淡”,可以用这首诗作个范例。

今朝郡斋冷    忽念山中客    涧底束荆薪    归来煮白石

欲持一瓢酒    远慰风雨夕    落叶满空山    何处寻行迹

——寄全椒山中道士

读这诗,要读出深深的向往。

束薪煮石,是不食人间烟火者所为。全椒山中道士者,高人也。

冷朝雨夕,虽远而犹欲慰劳,难道没有仰慕的成份么?

行迹全无,其人简直飘飘若仙——全椒山中道士者,高人中之高人也。

这是首跟着感觉走的好诗。

踏阁攀林恨不同    楚云沧海思无穷

数家砧杵秋山下    一郡荆榛寒雨中

——登楼寄王卿

假如无视此诗之情,其意非常简单:你不在,我很寂寞。

但一寄寓了情,生命体验就丰盈了。尤其是末两句,登楼听到的是错落砧声,一派萧瑟苍凉韵致;看到的是荆榛寒雨,更是一派索落凄迷气象。除了怀念故人之外,此诗实有时世之悲凉。所怀之人当也是个有热血心肠者,倘是酒朋烟友,则此诗是对牛弹琴了。

夹水苍山路向东    东南山豁大河通    寒树依微远天外    夕阳明灭乱流中

孤村几岁临伊岸    一雁初晴下朔风    为报洛桥游宦侣    扁舟不系与心同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

中国古代文化人总是关注社会命运的。韦应物这回“自巩洛舟行入黄河”,是到滁州去当刺史,时在783年。唐皇朝自779年德宗即位后,可谓内外交困,指挥不灵。韦应物对此不可能不关切,其心情不能不受世事影响。他看不透,他拿不准,他失望,然而他不可能不还抱希望。捉摸着他这一份情怀去读此诗前四句,就不会以为他是信手随意涂抹写景句了。

后四句要害在所用典故上。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巧者劳而知者忧,无能者无所求。饱食而遨游,泛若不系之舟。”韦应物自知无能力去挽狂澜,因此心情颓丧。回顾多年来孤掌难鸣一事无成,如今外放了,虽是“初晴”,但请看朔风中的也是只孤雁,前途未可乐观。

韦应物没有李白式的狂傲,时代使然。

去年花里逢君别    今日花开又一年    世事茫茫难自料    春愁黯黯独成眠

身多疾病思田里    邑有流亡愧俸钱    闻道欲来相问讯    西楼望月几回圆

——寄李儋元锡

花开花落是自然界的事,人无可奈何。而人本可以施加影响的人世之事,竟也非自承无可作为不可——那时朱泚占了长安,德宗逃难去了;你一个小小的滁州刺史能干出什么!

然而他心里还有儒家一力锻造的官长职业道德观念,因此便有愧于心,急于辞官了。“身多”两句,范仲淹称之为“仁者之言”,更有人提出所有官吏要经常对照着它作反省。——而这不过是韦应物随口向朋友吐露的心迹,淡淡说出,毫无哗众取宠之意。

独怜幽草涧边生    上有黄鹂深树鸣

春潮带雨晚来急    野渡无人舟自横

——滁州西涧

如前所说,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那头尾三年,朝廷内外交困,韦氏自有其独特的感触。

784年冬,韦已不再任刺史。785年春,他只闲居西涧畔。

    此诗前半充溢着闲居的恬适,后半突转为莫名的焦躁与无奈,恐怕不是一首纯写景诗吧。详参《美在生命》P.119   

 

来源 中华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