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> 诗词鉴赏 >> 江南讲记》 1-3 4-6 7-9 10-12 13-14

 

《江南讲记》

江南

1-3 4-6 7-9 10-12 13-14

十、诗与技巧(一)

    前面我们说了什么是技巧。所谓技巧,就是诗词写作时采用的手法、手段。这里我们将主要讲一些常用的也是比较常见的技巧:赋、比、兴、复沓、夸张、假设、对比、双关、反问、象征、暗示等等。
    赋比兴是古典诗词最常见也是最常使用的技巧。
    所谓赋,就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。说得通俗一点,就是客观的描写和叙述。赋较之比兴手法用的更加广泛。
    首先,一些古风、长篇叙事诗主要采取赋的手法,也就是以叙述为主。《诗经》和《楚辞》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。其次,咏物诗也常常采用赋的手法。例如杜甫的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、《春夜喜雨》等,前者讲述了自己特殊时期的生活现状及思想情绪,后者直接刻画描写了春夜的雨以及自己面对雨的喜悦心情。我们以杜甫的《登楼》为例来具体说明一下:
    花近高楼伤客心,万方多难此登临。锦江春色来天地,玉垒浮云变古今。北极朝廷终不改,西山寇盗莫相侵。可怜后主还祠庙,日暮聊为梁甫吟。
    起联交代登楼时的心态,是叙述的方式。颔联写作者站在楼上看到山、看到水,进而对对象进行具体的描写和议论,但也是采用叙述的方式来表达。颈联作者抒发了一些想法和担心,还是叙述的方式。结尾说的很含蓄,可叙述的方式依然没有改变。
    在赋的过程中,有许多具体的办法,比如白描、摹状、议论等等。所谓白描,就是对事物本身进行直接的描写,使读者如临其境一样。白描一词来源于绘画,对对象进行描写时,就象是把对象画在纸上一样,使读者如同亲见。最典型的莫过于骆宾王的《咏鹅》。
    摹状,是对描写对象进行细致入微的描摹,把对象的各个细节加以客观的展示,使大家就象亲眼看到了被描摹的对象。比如杜甫的《画鹰》:
    素练风霜起,苍鹰画作殊。耸身思狡兔,侧目似愁胡。绦镟光堪摘,轩楹势可呼。何当击凡鸟,毛血洒平芜。
    “耸身思狡兔,侧目似愁胡”就是典型的摹状。画上的鹰耸身、侧目,其形象栩栩如生。
    议论也是诗中常见的表达思想感情和感慨的方式。虽然这种方式不能用的太多,但如果使用得当,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。尤其一些哲理诗,就经常采用这样的方式,比如苏轼的《题西林壁》中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,用最直白的语言揭示出最深奥的道理,就是很好的例子。但议论只是叙述的补充手段,如果通篇或者篇中绝大部分都使用这样的方式,就会使诗变得淡然无味。所以我们说诗要用形象说话,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产生。
    赋作为一种写作的方法,由于使用的普遍性,也就非常容易理解和掌握,因此不必要做太多的讲解。
    所谓比,就是比喻,就是以彼物比此物也。比的手法同样很常见。比如《诗经》里的《硕鼠》篇,通篇采用的都是比喻的方法,诗中把不劳而获的奴隶主比喻为贪得无厌的老鼠。《楚辞》中习惯把香草美人寄寓一种美好的情操,也是比的手法。苏轼的《饮湖上,初晴后雨》同样采用了比的手法。他把西湖比作西子,最为恰当不过。我们以李商隐的《登乐游原》为例来进一步说明:
    向晚意不适,驱车登古原。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。
    这里把夕阳比喻为人生的某一时刻,用双关的手法来抒发一种人生末路式的感慨。如果没有这样的比喻,就很难在这样短短的篇章里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。
    我在《年来》一诗中,也采用了比的手法:
    年来每感事如棋,局内茫然苦自知。勉力腾挪求变化,悉心劫打欲撑持。参详生死几曾悟,检点收成一悔迟。岂在人前话羞涩,囊中惟剩数行诗。
    在诗中,先把一年来的生活比喻为下围棋的过程,使用双关的技巧,表面上处处在写下围棋,实际写的都是生活的经历。结尾在回到生活中来,进行总结。
    所谓兴,就是兴起,或者叫起兴。就是先言他物,以引起所咏之言也。说白了,就是触景生情和因物生情的手法。例如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。
    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前两句写景的目的是起兴,为了下面抒发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的感慨做铺垫。作者看到的白日、黄河,不是不可以取代的,用其它的意象一样可以兴起。因此,这里的景物不是唯一的选择,只要能够达到兴起的目的就可以了。当然,采用其它的描写对象来兴起可能不如这样的对象更合适,那就是另外的话题了。
    前人有一种观点说,赋是手法,比和兴是修辞。其实我觉得这样的说法是不全面的。我认为比和兴不仅仅是修辞,也是很重要的创作手法和技巧。在修辞中,比和兴确实是很常见的,但与我们所说的手法,也就是技巧有所不同。技巧是应用于全篇的,为了写作的目的而使用的办法和手段。修辞是应用于作品中的细节或者语言上的某段、某句的,为了使表达更方便、效果更显著,更具文采的手法。换句话说,作为手段和技巧的比兴是主要的起重要作用的构思篇章的方法,修辞是辅助完成表达手法的手法。比如古诗《孔雀东南飞》一诗,开篇的“孔雀东南飞,五里一徘徊”就是兴起,是修辞。不用这样的修辞方式也可以起篇。而全诗主要采取赋的手法,也就是通篇叙述。诗中还搀杂许多其它的修辞方式。比喻也是一样。美人香草是一种寄托,是比,是手法。而在句中修辞上可以采用诸多其它的方法。比如“二月春风似剪刀”,这春风似剪刀是比喻,但它不是作用于篇章的构思的,因此只是一种修辞方式。
在古典诗词尤其是较早的《诗经》和《楚辞》里,还可以经常见到复沓的手法。复沓就是反复。比如《关雎》、《硕鼠》等,相似形式甚至完全相同的文字反复出现,以达到强调的作用。这样的手法在民歌中也经常出现。而在唐以后的作品中就很少见了,并且比较容易理解,我们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说明了。

十一、诗与技巧(二)

    在这一章里,我们主要研究夸张、假设、对比、双关、反问这几种技巧。
    在古典诗词的创作中,夸张是很常见的艺术技巧之一。所谓夸张,其实就是夸大。诗人把生活中不会有或者不可能发生的事情,经过艺术加工、夸大后搬进作品里,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。最善于使用夸张手法的,当然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李白。他在他的长诗《将进酒》里通篇使用夸张的手法,使全诗高潮迭起,气势一贯到底。一开头他就说“黄河之水天上来”,接着又讲头发是“朝如青丝”,暮已成雪。喝酒的时候,是“会须一饮三百杯”,而且还信誓旦旦地说“惟有饮者留其名”。最后干脆将“五花马、千金裘”都去换了美酒,从而来销去“万古愁”。从头至尾,夸张是其主要的手段,使得全诗气势高涨不衰。
    在另外一首作品《望庐山瀑布》里,作者也采取了夸张的手法。“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”的夸张之笔,把瀑布的神采表现的淋漓尽致。
    同样,夸张也是一种修辞的手法。几乎除了赋的手法以外,其它的写作技巧都同时也是修辞手法,这一点我们需要认真的加以区别和认识。例如李白的长篇古风《梦游天姆吟留别》开头部分也采用了夸张的办法,他说“天台一万八千丈,对此欲倒东南倾”,这就是一种修辞手法。因为后面的浪漫联想基本都是采用了赋体的办法,夸张不是这首作品的主要手段。
    浪漫主义诗人喜欢用夸张的手法,现实主义诗人也一样会用夸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。例如李绅的《悯农》其二:
    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四海无闲田,农夫犹饿死。
    在诗里,春天种的一粒粟,到了秋天竟然可以收获万颗子。这样的高产比60年代我们的浮夸风、放卫星还要严重。但这是诗歌,是艺术,我们就不觉得奇怪了。那四海没有闲田的说法也不准确,至少是不可靠的,因为没有人去统计过。但在诗里,这些都是允许的。
    有时为了使诗歌产生出奇的效果,作者会采用假设的办法。所谓假设,就是,就是假装事物是这样的或者不是那样的,以此来推论出一种结果,让推出来的结果替诗人说话。前面我们在《读诗与欣赏》一章里已经举杜牧的《赤壁》为例来说明过。有时,假设可以产生很好的趣味性,这在苏轼的《听琴诗》里可以看到。
    若言琴上有琴声,放在匣中何不鸣。若言声在指头上,何不于君指上听。
    这首诗作者就采取了假设的手法。作者先装糊涂,就好象自己真的不懂琴这种乐器及其发声的原理,于是做了两个假设,生趣昂然。
    闺怨诗里也有类似的假设技巧,例如李益的《江南曲》就是这样的典范。
    嫁得瞿塘贾,朝朝误妾期。早知潮有信,嫁与弄潮儿。
    因为自己嫁的丈夫不能长期陪伴在身边,诗中的女主人公生有怨言,于是做了个假设:早知道潮水是有信的,不如嫁给弄潮儿。其实这真的就是一个假设而已,即使她事先知道了个中的道理,也不会真的去嫁给弄潮儿。
    对比也是常见的创作技巧之一。所谓对比,就是把两个相类或相近的事物或现象并列地摆在一起,作者并不直接地加以褒贬,而是用强烈的对比所形成的反差效果来抒发感慨,使其意义自现。例如刘禹锡的《乌衣巷》就采用了这样的手法。
    朱雀桥边野草花,乌衣巷口夕阳斜。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    作者在这里只写了乌衣巷现在的情景,前两句用“野草花”和“夕阳斜”来写那里现在的衰败,而后用“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”这一景象,来直接写出时世变迁的结果,来抒发时过境迁、人世变换的感慨。作者虽然没有写出当时乌衣巷的繁华,但是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资料里获知当时的繁华景象,两相一对照,其感慨自明。
    同样,在杜甫的《江南逢李龟年》里也用了对比的手法:
    岐王宅里寻常见,崔九堂前几度闻。正是江南好风景,落花时节又逢君。
    过去寻常见、几度闻的李龟年大乐师,按现在的说法也是演艺届的大腕了。而今经过了安史之乱,杜甫和他再次相逢时,已经是落花时节。前后对比的结果,使得反差极其强烈。
    双关也是很容易产生艺术效果的写作技巧。所谓双关,就是利用事物的双重性,表面上说一种事物,实际上却暗示着另外的一种事物,使其产生表达主题的客观效果。双关的使用往往和比喻分不开。例如骆宾王的《在狱咏蝉》,后面的六句句句是双关,既说蝉,也说自己。咏物诗里更是经常采用双关的手法。在描摹对象的时候,往往是叙述。而在揭示主题抒发议论的时候,更多地采用双关。杜秋娘的《金缕衣》就是典型的双关写法:
    劝君莫惜金缕衣,劝君惜取少年时。花开堪折直须折,莫待无花空折枝。
    这首诗的字面意思是写惜花,实际是在劝慰读者惜人。
    反问同样是常用的写作手法。反问的特点是表面上是问,实际是把答案藏在了问话之中。李商隐的《瑶池》就是很好的反问写法的例子。
    瑶池阿母绮窗开,黄竹歌声动地哀。八骏日行三万里,穆王何事不重来。
    结尾的反问看似是一种修辞,实际上前面的三句都是在为这个问句做准备。而诗人的写作目的就是通过这个问句表达出来。但它不是直说,而是通过问句来引发读者的思考,让读者从思考中来体会。据传说,周穆王在和王母道别时曾说:三年之后,我再来。而现在三年早到了,你怎么还不来呢?你的骏马可以日行八万里啊?在诗里,作者暗中讽刺那些求仙问道的皇帝,连周穆王这样的仙人都不在了,你们求仙还有什么用。那么多生活贫困的百姓的生死你们都不管,却去追求什么虚无的长生不老之法,岂不可笑!作品从想象中的王母凭窗等待周穆王的事情开始写起,以传说为背景资料,以反问结束。由于篇幅的关系,我们就不对这首作品详细分析了。

十二、诗与技巧(三)

    这一章我们着重探讨暗示和象征的手法。
    所谓暗示,是诗人在作品里表面上在写一件事情,实际却在暗示给读者另外一层含义。这种情况下,这个读者往往是特定的某个人或某类人。因为这种写法比较含蓄和朦胧,这个特定的读者对象最容易理解。
    据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结婚以后,司马相如便外出了,五年未归,也没有书信。后来司马相如终于托人捎给卓文君一封信,这信里只有一行字。
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。
    有人说这是一首暗示诗。这种说法有些牵强,因为这行字没有诗的根本特征。但它确实暗示了某些东西。这一串数字初看很奇怪,似乎没有意义。细看我们可以发现,基本的数字都有了,惟独缺少了“亿”字。也就是无亿,谐音是“无意”。原来,司马相如是在暗示卓文君自己已经无意再与她相好下去了,因为不好直言,所以说的比较隐晦。卓文君很聪明,一眼就看穿了司马相如的用意,于是回了一首包含这十三个数字在内的诗,挽救了即将破裂的婚姻。
    在唐诗里,有些作品就是运用暗示手法写成的,构思很独特,也就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。我们来看孟浩然的《临洞庭上张丞相》。
    八月湖水平,涵虚混太清。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。欲济无舟楫,端居耻圣明。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。
    这首诗,表面上写洞庭湖的景色以及自己看洞庭湖时产生的一些联想和感悟,实际是在叙述自己的境遇。自己就是那个坐观垂钓的人,希望张丞相能够保举自己一下,以求得一根“钓竿”。这是一首典型的拜谒诗。
    无独有偶,朱庆余也写了一首给张姓长官的诗叫《近试上张水部》。
    洞房昨夜停红烛,待晓堂前拜舅姑。妆罢低声问夫婿,画眉深浅入时无?
    作者表面写新娘的画眉活动以及她的心理活动,实际是把自己比喻为那个初嫁的新娘,因为不谙世事,所以心里忐忑,用诗的形式在问这位长官:自己的举止行为合乎时宜吗?这种写法很有意思,一首普通的拜谒作品,被写得如此含蓄而又趣致,深具艺术的魅力。
    在近现代作品里,作品的创作手法被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。散文、新诗,尤其是小说的创作领域里,象征、映射、折射、剪辑、意识流等等写作技巧日渐成熟。由于古典诗词语言及篇幅的特点,这些手段不是很好使用。宋词的产生,有意无意地搀杂进了一些现代的技巧。因此可以说,词的创作技巧较之诗要丰富的多。比如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探讨过姜白石的《琵琶仙》里面使用过画面剪接的手法。在诗中比较难于把握的双关,在词里却比较常见,尤其是咏物词。不过这是后话,在这篇文章中不涉及这些问题。
    我们还是来重点谈一下象征。所谓象征,就是在诗词作品中,以一个明显的意象或者描写的对象,来象征另外一个不明显的意象或者对象。表面看来这种技巧象比喻,但它不是比喻。因为比喻作为一种技巧的时候,是有明显的比体和喻体出现的。而象征不是,被象征的对象可能根本不出现在作品里,而是通过读者来感知。这种写法还象是双关,尤其在咏物的作品里的时候,但它确实不是双关。因为被双关的一定是两种事物。而被象征的可能是某种事物,也可能是某种精神或者品质。还是让我们举例来加以说明。
    当代诗人(作者名字暂时忘记了,包括题目,日后补)写了一首某年某月游北海九龙壁的诗,就使用了象征的手法 。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这首作品。
    久蛰思高举,长怀捧日心。也曾鳞爪露,终乏水云深。天鼓挝南国,春旗荡邓林。者番堪破壁,昂首上千寻。
    首联是典型的咏物诗的叙述写法,说这些龙因为蛰伏久了,早有腾飞之意。参观过九龙壁的人都应该记得,那壁上有一轮红日,在九条龙盘踞的中心偏上。颔联说,因为思高举,所以曾经露过鳞爪,但是终因水云太浅而无能为力。九龙壁是浮雕作品,鳞爪露的写法还是典型的写实,是咏物里的描摹之法。颈联里用了个典,就是邓林二字,是传说中夸父追日最后力竭身死的地方,这里代表北方。天鼓指朝廷的声音,它在南国敲响。尾联说:因为天鼓已响,春旗已飘,在这样的形势下,龙渴望破壁而上九重。
    这首诗是典型的象征手法。诗里的龙,象征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中华民族。龙之腾飞,象征着我们伟大的祖国要振兴,中华民族要崛起。这首诗很好的表达了作者的赤子之情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我们来介绍一下当时的背景。作品的题目是某年某月,那个日子正好是邓小平南巡并发表讲话的时候。南巡讲话的精神在作者的心目中,是天鼓在南国敲响,这是进军的号角。被这号角鼓舞,蛰伏已久的龙终于要腾飞了。龙之破壁,是要点睛的。传说龙于壁上,无眼不飞。但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有能力给它画上眼睛。邓小平有这个能力,他的南巡讲话是点睛之作,龙终于可以腾飞了。
    写作的技巧可以有更多种,但不是每种技巧都是要单独使用的。其实有时候往往是互相交织在一起,虽有主次之分,却是互相配合的。《在狱咏蝉》里既有双关的成分,也有比喻的成分。《诗经》里的作品,往往是夸张、比喻、复沓等等交互使用。几乎任何一首作品都少不了赋的写法,比和兴也可以随时发挥作用。在上面的这首诗里,就是以象征为主,穿插了许多的创作技巧。
    首联是典型的赋笔,但里面包含了比喻。“日”过去代表的是皇帝,今天代表的是祖国。捧日心就是爱国心。鳞爪露、水云深都是比,同时也是赋的写法。天鼓是比,邓林也是比。这里巧妙地加入一个“邓”字,是别有深意的,它起了暗示的作用,代指“邓小平”三个字。在象征的技巧的后面,叠加使用了赋、比和暗示。这样一首写时世的作品,作者没有象众人那样盲目地去吹捧,没有丝毫肉麻的辞藻,却写的非常感人。如果没有象征技巧的使用,恐怕很难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。
    顺便说几句,我主张将其他文学作品的创作技巧,借鉴到诗词的创作实践中来。古人做不到的,在今天我们未尝也做不到。因为毕竟时代发展了,可借鉴的东西也多了。但借鉴终归是借鉴,不是照搬,更不是生拉硬套。我们必须在先继承的基础上,才能考虑发展的问题。诗韵的改革、章法的探索、技巧的创新等等问题都是如此,没有扎实的基本功,就很难见到实效,就不能保证不出现不伦不类的怪胎。

 

来源 五月文学社区